海洋生物调查
对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微生物、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进行的调查研究。
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初级生产力是评价水域生产力大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近年来已被列为调查测定的项目之一。主要方法有:
❶生物量的计算。水域初级生产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光合作用植物的产量,尤其是它的生产率。在海洋中浮游植物占据首要地位,底栖植物、自养细菌也占一定比例。
❷测氧法,又称黑白瓶法。是根据含氧量(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和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 的变化来测定初级生产力。一般用每天 (也有用小时或年) 在一立方米水中产生的有机碳含量 (毫克或克) 来表示。
❸营养盐平衡计算法。根据几种基本营养盐 (如氮、磷、硅等) 在天然水域中含量的变化,以及与浮游植物 (或水底植物) 生产的关系,以营养盐的消耗作为有机质生产的指标,通过定期或连续对氮、磷等含量的监测,来估算水域初级生产力。
❹同位素测定法。在盛有观测水样的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含有碳的碳酸盐,并将瓶沉入一定深度的水中,经曝光一定时间 (通常为4小时) 后取出水样。将浮游生物滤出,测定其中所含碳的量,用所得的碳含量计算在曝光时间内浮游植物同化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该方法假定浮游植物在曝光时间内所吸收的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是相同,从而获得该时间内浮游植物的生产量。
❺叶绿素a的测定法。是以植物体叶绿素浓度的高低来测算水域初级生产力,叶绿素含量是利用比较颜色深浅的比色法来测定的,它可借助船舶、航空甚至海洋卫星的遥感手段对有关水域进行调查。
海洋微生物调查。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接近单细胞的生物,包括海洋中的细菌、放线菌、酵母、真菌、原生动物和单胞藻类。根据营养类型的不同,细菌又可分自养和异养细菌两大类。目前已知的海洋细菌,绝大部分属于异养菌,因此通常调查对象也主要是这类细菌。由于它们数量多,不仅在水域生态循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水域生产力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近年的海洋调查中都把它列为测定项目。
浮游生物调查。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是各种渔业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其数量、分布不仅与鱼类的分布与迁移有着密切关系,而且浮游生物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还标志着水域生产力的高低。根据调查要求而定,浮游生物的调查方式通常有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定点连续观测三种主要方式。
底栖生物调查。底栖生物是指栖息于海域底上和底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统称。开展底栖生物调查时,首先应考虑调查海区的海底地形与底质,根据调查的性质,设站一般在16千米左右,可适当放宽或缩小,通常每季度 (月) 调查一次。对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方法有: 定性分析,根据采集标样进行分类鉴定; 定量分析,根据分类鉴定,按门类分别计算个体数量和称取生物量。在定性、定量分析之后,可进行资料整理,列出底栖生物名录,计算种类的个体数量组成、重量组成、出现频率、密度指数,估计总生物量以及调查所要求的其他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