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炙轂子诗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炙轂子诗格 炙轂子诗格诗格著作。唐王叡撰。王叡(约820前后—约900前后),蜀中新繁(今属四川)人。杜光庭《神仙感遇传》有传,谓其年八十而卒。此书引及李郢诗,据《唐才子传》卷八,郢为唐宣宗大中十年(856)进士,则此书当成于其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著录有《炙轂子杂录注解》五卷,王叡撰。或疑此书乃从中析出者。此书首论章句所起,述三、四、五、六、七、八、九言诗之起源,多推溯至《诗经》,这种看法,自晋挚虞《文章流别论》已开其端。继论诗之体式,有所谓三韵体、连珠体、侧声体、六言体、三五七言体等。自“一篇血脉条贯体”以下专论诗旨与章句组织之配合,其中颇有逸出当时词场规程者,颇为奇特。因晚唐五代诗格之所作,不出两种目的:一是取便初学,一是指导考试。而此书似在此二者之外。如“背律体”引杜牧《咏柳》诗,于其“失粘”处赞叹云:“此是大才,不拘常格。”《中兴馆阁书目》谓之“叙诗体式所始,评其述作之要”,可大致概括其内容。与其他诗格相比,此书虽无高论,但亦无穿凿之弊。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及今人整理之《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 ☚ 贾岛诗句图 幽闲鼓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