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孟子关于扩充善端即可得仁义的观点。 《孟子·尽心下》:“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朱熹注曰:“恻隐、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故莫不有所不忍不为,此仁义之端也。……但推所能,达之于所不能,则无非仁义矣。”孟子倡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天赋善端,“有所不忍”即有“恻隐之心”之表现,“有所不为”即有“羞恶之心”之表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义之端人皆有之,如能扩而充之,将“所不忍”达之于“所忍”,将“所不为”达之于“所为”,“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踰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下》)。“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