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之歌》
抒情长诗。纳·赛音朝克图著,写于1956年。诗篇抒写内蒙古草原新旧社会面貌的巨变,歌唱党领导下各兄弟民族的团结与更加美好的未来。诗人以饱满的激情,描绘无垠草原深处的万千美景:昔日荒凉的草滩,如今出现了崭新的村庄;往日野鹿成群之处,今天涌出了滚滚的铁流。诗人情思连接千载,视野沟通万里,在广阔的背景下精心构思,将美好的现实与苦难的历史、祖辈的不幸与顽强的抗争联系起来抒写,激情澎湃,音调高亢,诗风粗犷豪壮,富于蒙古民族的特色和草原生活气息。
狂欢之歌
诗歌。纳·赛音朝克图作。发表于《草原》1959年10月号。作者以热情奔放的情感,通过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建国后蒙古族人民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草原日趋繁荣昌盛的巨大变化; 赞颂了蒙古及各族人民友爱团结的兄弟之情,洋溢着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的崇敬和热爱。全诗采用参差错落的自由体形式和重叠复沓的表现手法,反复咏叹,纵情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