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猫肉 猫肉 māoròu 猫科動物猫之肉。主治虚勞,風濕痹痛,瘰癧,惡瘡。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猫》:“肉,氣味甘、酸、温,無毒。主治勞疰、鼠瘻、蠱毒。”清·汪紱《醫林纂要探源·猫肉》:“食之令人骨軟。” 猫肉māo ròu《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猫(6)。药名。 【基原】为猫科动物猫Felis domestica Brisson的肉。 【性味】甘酸、温。 ❶《本草纲目》:“甘酸,温,无毒。” ❷《医林纂要》:“酸甘,平。” ❸《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酸咸,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用主治】治虚劳,风湿痹痛,瘰疬,恶疮,烫伤。 ❶《本草纲目》:“治劳疰,鼠瘘。” ❷《本草求真》:“补血,治痨疰,又治瘰疬。” ❸《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痹痛,散瘰疬结核,补虚劳,消虫胀,疗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烧灰研末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