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猫胞衣 猫胞衣 māobāoyī 亦稱“猫胞”。猫科動物猫之胎盤。主治胃脘痛,噎膈反胃。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猫》:“胞衣主治反胃吐食。”清·張璐《本經逢原·獸部·猫》:“〔發明〕猫胞,……以純陽之性未散,故取以開陰邪之結也。” 猫胞衣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猫胞。为猫科动物家猫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的胎盘。甘、酸,温。治噎膈反胃,胃脘痛。煮食或焙干研末吞。 猫胞衣 māo bāo yī《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猫(1)。药名。 【基原】为猫科动物猫Felis domestica Brisson的胎盘。 【别名】猫胞(《本经逢原》)。 【性味】 ❶《本草从新》:“甘酸,温。” ❷《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归经】 ❶《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经。” ❷《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用主治】治噎隔反胃,胃脘痛。《纲目拾遗》:“治胃脘。”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焙干研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