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穉登行书知希斋诗
明。纸本。纵174.2厘米,横41.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穉登(明嘉靖十四年一明万历四十年,即公元1535—1612年),字百谷,江苏江阴人,后移居吴门(今苏州市)。十岁能诗,名满吴中。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穉登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30余年。工书法,诸体皆精。著有《吴郡丹青志》、《弈史》、《吴社编》。此幅行书诗作工稳婉丽,受文徵明、周天球、黄姬水等人影响,为明中期吴门书派典型面貌,为王穉登行书代表作。
释文:知希斋诗为王德操先生赋。梁生既藏市,郑子亦逃谷,齐瑟不协耳,荆璆多忤目,所以哲者流,尚絅韫诸椟,吾宗有佳士,结庐城西陆,被褐怀其宝,弢光溷流俗,遐峰楹上青,近水桥外绿,丘坟三五编,花前箕踞读,在林鹤恒饥,羞时夜逐,所贵知者希,安能事炫鬻,消摇衡门下,悠然傲黄屋。此诗作于丙申秋,今为戊戌上春,星纪三易,旧草已实蠹鱼之腹矣,德操持佳纸命余重录,蟠虫指爪之嗜世故不乏人耶。正月二十日栟榈掖雪晴漫书,王穉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