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释义】: 偏正 矛、盾,古代两种兵器,分别用于进攻或防御。 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比喻用对方自己的观点或言论来驳倒对方。语出《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张贤亮《小说中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文革’中说的‘打著红旗反红旗’,在政治舞台上一向是最灵的政治战略。”△用以说明一种斗争策略。→以杀止杀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