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产间隔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产间隔期 生产间隔期Production Intervals成批生产中两批相邻的相同制造对象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它是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期量标准之一。合理确定生产间隔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经济效益。 增大批量,延长生产间隔期,可以减少生产准备结束时间,减少设备调整费用,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批量过大、生产间隔期太长,反而会降低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使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间隔期的确定要考虑许多因素,一般来说,凡是产品(零部件、毛坯)价值大、体积大、生产周期长、工艺技术复杂,生产间隔期应定短一些,反之,应长一些。在实际中,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生产间隔期往往采用日、周、月或倍比数,如1天、2天、10天、20天、1个月、2个月、半年、1年等,使生产间隔期和批量简化和规范化。 ☚ 生产周期 生产提前期 ☛ 生产间隔期 生产间隔期亦称“生产重复期”。在稳定的成批生产条件下,前后两批同种产品投入 (或出产) 之间相隔的时间。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的一项重要期量指标。在平均日产量已定的情况下,生产间隔期的长短,取决于生产批量的大小,批量越大,生产间隔期越长,反之,则越短。其计算公式为: ☚ 生产组织标准 生产批量 ☛ 生产间隔期production interval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