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electro-osmosis胶体系中固相具有多孔性,在外电场作用下固相不动,渗透于固相中的液相向与固相电荷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是电动现象的一种。 电渗与ζ-电位密切相关。在一支充满液体的毛管中,管壁与附近液体可形成一定厚度的双电层,紧贴管壁的一层液体不能移动,另一部分则处于可移动的液相之中,其界面即为滑动面(滑动面距毛管壁的厚度为δ),如在毛管两端加一定的电位差,则液体沿滑动面分裂,如液体带正电则向负极移动(见图)。电渗与  液体在毛管内流动示意图
ζ-电位的关系如下列公式,且可据该式求ζ-电位: 式中:ζ为动电电位,η为液体的粘度,V为单位时间通过隔膜的液体体积,q为隔膜毛管总截面积,D为介电常数,20℃时(H2O为80),E-加在半径为r长为1厘米毛管上的电位差。电渗 电渗dianshen在外加电场的作用 下,固相(多孔固体或毛细管束) 不动,液体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渗。液体介质移动的方向主要取决于固相的本性,如,多孔固体为Al2O3或BaCO3时,水介质向阳极移动; 多孔固体或毛细管束为粘土、As2O3或玻璃时,水介质向阴极移动。电渗速度与多孔固体的性质、介质的性质及反号离子的浓度有关,外加电解质可显著降低电渗速度,甚至可变更液体介质的流动方向。电渗现象是列依斯在1807年发现的,1852年魏德曼对其做了定量研究。 ☚ 电泳 双电层 ☛ 电渗电动现象的一种。在外加电场下,分散介质会通过多孔膜或极细的毛细管而移动,即固相不动而液相移动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