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痛心疾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痛心疾首tòngxīn-jíshǒu

疾首: 头痛。心痛头也痛。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公元前580年,晋厉公即位,秦、晋又为边界问题发生了纠纷,于是两国国君就在令狐(今山西临猗西)会面,订立了盟约,解决了边界纠纷。
可是,秦桓公回国后,背弃盟约,挑拨狄人和楚人与晋国的关系。狄和楚将秦国的所作所为转告给了晋国。因此,晋国对秦国甚为不满。公元前578年,晋厉公派吕相出使秦国,提出与秦断绝关系。吕相在与秦桓公交谈中,一方面回顾了过去晋、秦的友好关系,肯定秦国、特别是秦穆公过去对晋国的友好和支持;一方面也揭露了秦国对晋国的一些不友好表现,特别是令狐结盟后的背弃行径。吕相还明确告诉秦桓公,背弃令狐盟誓的事,各诸侯都知道,他们对这件事都感到痛心疾首,因此都倾向了晋国。现在,晋国和各诸侯国都做好了与秦国交战的准备,秦国若愿意遵守盟约的话,晋国便负责劝诸侯国退兵,否则,只有在战场上见了。
秦桓公根本不把晋国放在眼里,于是晋国率领各路诸侯与秦国大战于麻隧,秦军大败。
后此语遂用来形容伤心痛恨到极点。

痛心疾首tòngxīn-jíshǒu

疾首: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极点。
★痛斥 痛楚 痛处 痛感 痛悔 痛骂 痛切 痛痒 痛快淋漓
★悲痛 惨痛 绞痛 剧痛 酸痛 疼痛 切肤之痛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成〉形容非常痛恨,也形容伤心到极点:群众对腐败行为痛心疾首。
【同义】深恶痛绝。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释义】
形容痛恨或痛心到了极点。疾:疼痛。

【色彩】
含贬义。

【近义】
深恶痛绝︱恨之入骨。

【反义】
爱不释手︱爱屋及乌。

【造句】
 ❍ 她知道是自己错了,难以原谅,因此~,痛哭了一顿。
 ❍ 人人不忍再看见她那~的样子,上前去好言相劝。
 ❍ 一提起那事儿,他就说得~,咬牙切齿。

【正形】
“疾”不写作“急”。

痛心疾首

(同)深恶痛绝
(反)赏心悦目

痛心疾首

伤心头痛。原形容极度痛恨;后多指极度伤心或追悔。春秋时,秦、晋两国约定在令狐会盟。秦国非但没有参加,反而联合楚国攻打晋国。晋大夫吕相受命赴秦,严厉批驳了秦国不讲道义,并历数秦国的滔天罪行。讲到秦国不参加令狐会盟时,吕相说:“各国诸侯严厉指责你们的背信弃义,对此事痛心疾首。”(见《左传·成公十三年》)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痛恨到极点(1)。《吕相绝秦》: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诸侯都听到这话,由于这样才痛恨到了极点。

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

痛恨伤心到了极点。疾首:头痛,指痛恨。

☚ 痛哭流涕   兔死狐悲 ☛
痛恨

痛恨

痛(痛心) 酸毒 患毒 苦毒 毒恨 毒孽 愤恚
痛恨、愤怒:咬牙关
憎恶痛恨:憎毒
愤怒痛恨:愤毒 愤恨
令人痛恨:可恨 可憎 叵奈 叵耐
可恶,可恨:颇耐 颇奈
令人十分痛恨:令人切齿
痛恨坏人坏事:愤世嫉恶
痛恨邪恶势力和奸诈小人:嫉邪忿佞
痛恨、厌恶邪恶势力和奸佞小人:疾奸恶恶
痛恨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丑恶的行为:愤世嫉邪 愤世嫉恶 愤世疾邪
痛恨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不合理的事物:愤世嫉俗 愤时嫉俗 愤世疾俗 忿世疾俗
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深恨,十分痛恨:深衔
非常痛恨:恨如头醋 嫉之如仇 嫉之若仇 疾之如仇 疾之若仇 为之侧目
痛恨极深:杀千刀
非常愤怒、痛恨:嗔目切齿 张髭怒目睁目切齿
痛恨坏人坏事像恨仇敌一样:疾恶如仇
极其痛恨:痛心痛首 伤心疾首 痛入骨髓 痛彻骨髓 痛于骨髓 痛之入骨 痛贯心膂 刺骨痛心
非常仇视,极其痛恨:焚尸扬灰 焚骨扬灰
极为痛恨贪污受贿:嫉贪如仇 嫉贪如雠
无比痛恨:切齿侧目 侧目切齿
痛恨到极点:痛绝 寝处 食肉寝皮 寝皮食肉 切齿痛恨 恨之入骨 恨之切骨 恨之刺骨 恨入骨髓 恨入心髓 憾之次骨 衔之次骨 痛心疾首 疾首痛心 恫心疾首
对人的诅咒,表示痛恨到极点:千刀万剐 千万刀剁
非常痛恨的样子:切齿(切齿腐心;切齿拊心)
(深切地憎恨:痛恨)

☚ 憎恶   愤恨 ☛

很悲伤

很悲伤

悲悲切切 悲悲戚戚 掩面而泣昼吟宵哭 夺眶而出
十分悲伤或痛愤:捶胸跺脚
非常悲伤或感动:涕泪交流 涕泪交下 涕泪交零 涕泪交垂 涕泪交加 涕泪交集 涕泗交流 涕泗交下 涕泗交颐
一看到某种情况就非常悲伤:触目恸心
无比悲伤:剖心泣血 剖心泣肝 剖肝泣血
无比怨恨悲伤:鸟啼花怨
愁苦悲伤,泪流满面:眼泪洗面
极大的悲伤:罔极之哀
悲伤到极点:心碎 心断 泪河 痛心疾首
痛不欲生、极度悲伤的情状:跌天撞地
悲伤之极而损害身体:摧毁
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损害其身:哀毁(~骨立) 哀臞
悲伤无已:余悲

☚ 悲伤的程度   极为悲伤 ☛

痛心疾首

形容对敌人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疼。《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deplore (/regret)greatly; detest thoroughly; distressed and disgusted;feel deeply grieved; resent (/hate) deeply;with bitter (/deep) hatred
❍ 诸侯备闻此言. 斯是用~,暱就寡人。(《左传·成十三年》) The princes of the states,having heard these things,are pained by them in heart and head,and are come to me./ (~) 我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我怎么会叫他蒙骗了这么久?(曹禺《明朗的天》115) (With remorse) What am I! What am I! How could I let myself be fooled by him for such a long time?/他~地说:“我上了这个坏家伙的当。”“I was duped by that villian!” he said,his voice filled with hate.

痛心疾首tònɡ xīn jí shǒu

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with bitter hatred, filled with hatred, deplore greatly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解义】疾首:令人头痛。痛恨到了极点。也形容非常伤心或悔恨。
【典故】春秋时,晋、秦两国为边界之争订立盟约。但随后秦便背弃了盟约,还怂恿狄、楚两国对抗晋国。晋国知情后,派吕相与秦国绝交,明确告诉秦国君王,各诸侯对秦国背弃盟约都感到痛心疾首,都倾向于晋国。现在是战是和,任由秦国决定。后来,晋国终于联合各诸侯国军队,与秦军大战,大败秦军。(《左传·成公十三年》)
【用法】受到过沉重打击而痛恨难忘,可用此语。
【例句】父亲望子成龙,儿子却身陷囹圄,做父亲的自然~,可又无计可施。
【近义】痛入骨髓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形容痛恨到极点。“痛心”,悲愤之甚;“疾首”,头疼。《左传·成十三年》:“诸侯奋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后汉书·章帝纪》:“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栗忉忉,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地位不很稳固,天下分为许多国家,势力比较大、领土比较广的国家总想占更多的土地,取得霸主的地位。秦国和晋国就是两个想争霸的国家。
其实,秦国和晋国本来关系是很好的,经常彼此用联姻来表示友好,比如秦穆公的夫人就是晋献公的女儿,秦穆公曾三次帮晋国安定君位;当初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被迫流亡在外时,也是得到秦国的大力帮助,才回国继承王位的。
但是,由于两国的国境相接,彼此都想扩展自己的领土,所以两国虽然有良好的关系,但仍然时常为了争夺势力范围而发生冲突。从秦穆公到秦桓公三代中,秦晋两国就曾连年用兵。
在晋厉公即位以后,秦、晋两国又为边界问题而发生了纠纷,于是两国国君就约好在令狐(今山西临猗西)会面,订立了盟约,解决了边界纠纷。
可是秦桓公回国后,马上就背叛了盟约。他邀晋国一起攻打自己边界上的一个小国白狄。白狄是秦国的敌国,却和晋国有着姻亲关系。晋国畏惧秦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可是这时候秦国却派人去向白狄国说:“晋国要出兵攻打你们!你们应该归附我们秦国,和我们一起对付晋国。”
晋国国君知道这件事后,对秦国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十分痛恨,于是派吕相去和秦国绝交,并对秦桓公说:“现在每个诸侯国都知道你们秦国是一个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国家,所以,大家都愿意和晋国维持友好关系,而对秦国痛心疾首。现在,我们和各诸侯国都作好了和秦国交战的准备,你们秦国如果愿意遵守盟约的话,我国便负责劝诸侯国退兵,否则,我们只有在战场上见了。”
秦桓公根本不把晋国放在眼里,于是后来晋国率领各诸侯国在麻隧和秦国大战,秦军大败。
后来,“痛心疾首”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伤心痛恨到极点。

痛心疾首tònɡ xīn jí shǒu

疾首:头痛,比喻怨恨极深。形容极端痛恨。《诗经·小雅·小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例】是呀,是呀,归国之后,看到偌大一个中国,举目皆是外商所开设的药厂、药店,所有药品几乎全靠进口。这真叫我~。(沙叶新《陈毅市长》)
〔注〕“疾”不能写作“急”。

痛心疾首tònɡ xīn jí shǒu

【释义】形容痛苦痛恨到极点。
疾首:??? ???.
??? ??? ??? ???.
1.?? ????.
2.???? ????.
【例句】1.儿子到处惹事, 父亲痛心疾首。
??? ??? ???? ?? ?? ?? ???? ?? ????.
2.他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痛心疾首。
?? ??? ??? ??, ?????? ???? ??.
【近义词】痛心入骨 咬牙切齿
【反义词】乐不可支

痛心疾首tònɡ xīn jí shǒu

痛心:极悲痛。疾首:头痛。
❶ 形容痛恨到极点。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文谓袁氏已有推翻民国、及身为帝之谋……文于是~,决以一身奋斗,报我国家。”
❷ 形容极为悲愤、伤心。黎汝清《叶秋红》:“‘不对!’叶秋红~地说,‘你有一个思想,我看得出来,你总认为我和你争权。’”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近义〕❶ 恨之入骨 深恶痛绝
❷ 悲愤填膺
〔反义〕
❷ 乐不可支 大喜过望
〔辨析〕“痛心疾首”强调指痛恨之极,“深恶痛绝”强调指厌恶之极。另见“咬牙切齿”(665页)。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

切齿腐心 切齿痛恨
qie chi fu xin qie chi tong hen
痛心疾首
tong xin ji shou
【深恶痛绝】 十分厌恶、痛恨。也作“深恶痛疾”。
【切齿腐心】 痛恨到极点。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恨极。也作“切齿拊心”、“切齿痛心”。源出《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切齿痛恨】 形容愤恨到极点。
【痛心疾首】 形容痛恨到极点。疾首:头疼。
﹝例﹞ 如果我不站出来表示一下我的深恶痛绝,我还算什么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欧阳山:《三家巷》)每当夜间疲倦,正想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刺客列传》) 有心之人,方切齿痛心,恨不得即剖其心,食其心;亏他还哄人说是赤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他是日寇的一条忠实走狗,经常替日寇出谋划策,残害工人。那时候他手不离马棒,看谁不顺眼举棒就打,又凶又狠,矿工们提起他无不切齿痛恨。(李云德:《沸腾的群山》) “不对!”叶秋红痛心疾首地说:“你有一个思想,我看得出来,你总认为我和你争权,……”(黎汝清:《叶秋红》)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疾首:头痛。形容伤心或痛恨到极点。
〔例〕在大家的帮助教育下,他对过去所犯的错误感到~,决心痛改前非,好好做人。
【提示】“疾”不读jī,不能理解为“疾病”。

痛心疾首tònɡxīn-jíshǒu

《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杜预注:“疾,亦痛也。”心痛,头也痛。
❶表示恼怒、痛恨到极点。
❷表示极度忧伤或悔恨。
❸引申为痛下决心之意。

痛心疾首tònɡ xīn jí shǒu

使心痛,也使头痛。
❶ 形容伤心痛恨到极点。
❷ 也形容痛下决心。也作“疾首痛心”、“痛心病首”。

痛心疾首tònɡ xīn jí shǒu

【解义】 疾首:令人头痛。痛恨到了极点。形容非常伤心或悔恨。
【典故】 春秋时,晋、秦两国为边界之争订立盟约。但随后秦便背弃了盟约,还怂恿狄、楚两国对抗晋国。晋国知情后,派吕相与秦国绝交,明确告诉秦国君王,各诸侯对秦国背弃盟约都感到痛心疾首,都倾向于晋国。现在是战是和,任由秦国决定。后来,晋国终于联合各诸侯国军队,与秦军大战,大败秦军。(《左传·成公十三年》)
【用法】 多用于受到过沉重打击而痛恨难忘。
【例句】 父亲望子成龙,儿子却身陷囹圄,做父亲的自然~,可又无计可施。
【近义】 痛入骨髓、深恶痛绝
【反义】 心花怒放、欣喜若狂

痛心疾首tònɡ xīn jí shǒu

痛心: 心痛。疾首: 头痛。形容伤心痛恨。黎汝清《叶秋红》:“叶秋红~地说,‘你有一个思想,我看得出来,你总认为我和你争权。’”

痛心疾首tong xin ji shou

痛心:使人心痛。疾首:让人头疼。又伤心又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语本《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昵就寡人。”
【也作】疾首痛心
【近】切齿拊心 深恶痛绝
【反】欢天喜地乐不可支

痛心疾首 捶胸顿足tòng xīn jí shǒu;chuí xiōng dùn zú

疾首:头痛;捶:敲打。形容极其痛恨、悲伤的样子。施鹏《嚎我死去的前半生》:“心灵空虚,无所事事,忽然想到自己半生蹉跎,一事无成,不禁悲从中来,~。”


痛心疾首 声泪俱下tòng xīn jí shǒu;shēng lèi jù xià

疾首:头痛;声:诉说。形容十分痛恨自己,一边诉说,一边流泪的样子。刘春宇《我的心不再寂寞》:“看到一个个年龄与我不相上下的犯人在台上~的情形,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我要写他们,我要为他们贡献一支灵魂的清醒剂!”


痛心疾首 义愤填膺tòng xīn jí shǒu;yì fèn tián yīng

义愤:对违反正义之事产生愤怒;膺:胸。形容对某种不良现象十分痛恨,满腔愤怒。毛书征《媚态病的流行及种类》:“据我看,当前人们为之~的媚态患者,多半是这种流行病中的外露型患者。他们不论是珠光宝气、重施铅华,嗲声嗲气、大撒其娇。”

痛心疾首tòngxīn-jíshǒu

痛心:极端伤心。疾首:头痛。指极其伤心痛恨。
【例】周铁杉走到他跟前,看着他诚恳的、有点痛心疾首的神情,不由得感到高兴。(张天民《创业》)

B3B4【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心伤而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极点。疾首:头痛。疾:痛。

痛心疾首tòngxīn-jíshǒu

〔并列〕 疾首,头痛。形容痛恨或悲伤到了极点。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廖静文《徐悲鸿一生》:“这使每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无不~。”
△ 多用于悲伤和痛恨两种感情兼有的时候。
【近义】切齿腐心
〖反义〗乐不可支。
也作“疾首痛心”、“痛心拔脑”。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痛心:痛入心间。疾首:头痛。形容极其痛恨。《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救寡人。”也作“疾首痛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6 2: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