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伏龙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伏龙肝 中药名。 见《雷公炮炙论》。别名:灶中黄土、釜下土、灶心土。 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质较硬,但易砸碎,并有粉末脱落,断面细软,色稍深,常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以块大,色红褐,质细软者为佳。部分溶于水,加酸部分溶解,且有气泡发生,其酸溶液加5%亚铁氰化钾试液呈蓝绿色,且有蓝色沉淀生成。味辛,性温,无毒。入脾、胃经。 功能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内服:煎汤(布包),30~60克;或入散剂;或煎汤代水煎药。外用:研末调敷。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 ❷ 治心痛冷热:伏龙肝末,煮水服方寸匕。若冷,以酒和服,瘥(《救急方》)。 ❹ 治小儿脐疮,久不瘥:伏龙肝,细研末敷之(《圣惠方》)。其有效成份主要由硅酸、氧化铝及氧化铁所组成;此外,尚含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