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塘街
原为旧北湾的一环。因涨潮时浪花飞起,在海中化为无数白沫,故名白眼塘。范围大致为今福隆下街至深巷口一带。从前白眼塘有许多渔艇停泊,是理想的避风场所。乡民何圭贵曾向澳葡当局承批该塘,向渔艇征收停泊租税。1872年,王禄父子与何圭贵协商,合股填塞该塘,并投资在沙犁头土地庙侧另筑一石围塘,安置原有艇户。填塘后,在今蓬莱新巷口曾筑一街市,后因顾客不多,改建为铺户。当时蓬莱新巷对面仍是一片空地,称为白眼塘前地,是走江湖者聚居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后来这里建有捷成戏院。不久,因澳门新型戏院日益增多,竞争激烈,捷成戏院歇业,澳葡政府将该址收回,改为警察分署。该地左有濠镜酒店(即今新濠酒店),右有江南酒家,是澳门的红灯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