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鳴禽部 > 伯勞 > 伯勞 > 百勞 百勞 bǎiláo 百劳❶经外奇穴名。《针灸资生经》: “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所述位置不详,或作阿是穴。《针灸集成》曰:“百劳,在大椎向发际二寸点记,将其二寸中折墨记,横布于先点上,左右两端尽处是。主治瘰疬,灸七壮,神效。”即大椎穴上2寸旁开1寸处。主治咳嗽,气喘,落枕及淋巴结核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❷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百劳,在背第一椎骨尖上,针三分,灸二七壮。”后《针灸大全》等作大椎别名,见该条。 百劳经外奇穴名。位于大椎旁开一寸,再直上二寸处。主治:骨蒸潮热,盗汗自汗,瘰疬,咳喘,颈项强痛等。直刺0.5—1寸;可灸。 百劳bǎiláo❶经外奇穴名。见《针灸集成》。位于大椎穴直上2 寸, 旁开1 寸处。主治瘰疬。灸5 ~ 7 壮或10 ~ 15 分钟。 ❷大椎穴别名。见《类经图翼》。详该条。 百劳 百劳奇穴。首见《针灸资生经》。位于项部,在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直上2寸,再向两旁各开1寸处。俯伏坐或俯卧取之。本穴位置,《针灸资生经》原作阿是穴使用,《针灸集成》才明确其位。穴位在第五颈椎横突端,当斜方肌与肩胛提肌之间;有颈横动脉升支;并有第四颈神经的锁骨后上神经。一般直刺0.3~0.5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颈项、肺部等疾患,如颈项强痛,咳嗽气喘,肺痨,骨蒸潮热,瘰疬,产后浑身骨节疼痛等。现又多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落枕、颈项部扭挫伤,神经衰弱等。 ☚ 崇骨 喘息 ☛ 00001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