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之命一國之政令。《論語·泰伯》: “曾子曰: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鄭玄注: “百里之命,謂一國之政令。” 《周禮》: 小國百里。”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鄭注) 政令 政令政条 政号 治号 政令,军令:威令 政令和刑法:政刑 国家的政令:国令 国君的政令:王政 诸侯的政令:百里之命 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的政令:时令 赈济饥荒的政令:荒政 不为时人所习惯的政令:裘鞸 害民的政令:蠹政 暴虐的政令:虐政 政令正确:风令 国家统一,政令划一:同文同轨 同文共规 车轨共文 同文一轨 政令失调:琴瑟不调 琴瑟不和 政令不统一,让人无所适从:政出多门 多头领导,政令不一,让人无所适从:十羊九牧 政令或主张、决定等经常改变,反复无常:朝令夕改 朝令暮改 朝令夕更 政令无常,局势混乱:朝出夕改 朝更暮改 (政府公布的法令:政令)
另见:政府 制订 实施 执行 遵守 ☚ 各种法令 禁令 ☛ 百里之命古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任命或身任县长官为百里之命。 百里之命bǎi lǐ zhī mìng指诸侯国的政令。《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刘宝楠正义:“百里者,《白虎通·封公侯篇》:诸侯封不过百里,象雷震百里,所润云雨同也。” 百里之命bǎi lǐ zhī mìnɡ见“百里之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