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村ts‘uən55cen55皮肤粗糙或受冻坼裂。《说文·皮部新附》: “皴,皮细起也。”宋戴侗《六书故·人八》: “皴,皮微坼皴起也。” 《梁书·武帝纪下》: “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唐白居易《赠友五首》之二: “矻矻无冬春,手足尽皴胝。” 明李实《蜀语》: “皮裂曰皴○皴音村。”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手足冻裂曰皴,曰龟。……今读皴如村。” 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方言》: “僵冷手足裂纹曰皴。音村。”亦记音作“村”。民国《息烽县志》卷二十九《风土志·方言》: “谓肤裂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