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瓠蛮
上古时期居住于南方的民族。《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曰: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逐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又称五溪蛮。后经迁徙,大部分迁至今湘西、湘南、闽南一带。至今瑶、苗、畲族中还有大量盘瓠遗迹、遗风。闽南的畲族聚居区,多建盘瓠祠。有的地方视狗为吉祥物,禁止杀狗、吃狗肉等。湘西南苗族聚居的麻阳县,仍有盘瓠庙18处。瑶族对盘瓠纪念形式多种多样,建有盘王庙,届时祭祀。江华瑶族每年阴历十月十六日举行极隆重的祭典,演唱《盘王大歌》。湘西苗族不仅有诸多盘瓠的遗风遗俗,还有不少以盘瓠命名的山、水、桥、洞。湘西武陵山区的苗民历来称为 “盘瓠之后”,并有“犬父神母” 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