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直音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直音法

 古代汉语的一种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来给汉字注音,如陆德明 《经典释文·毛诗音义》: “乐音洛”、“大音太”、“忉音刀”等。直音法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同音字是冷僻字,就无法注音,即使注了,也难以识读。还有一种“读若” 法,“读若” 也作 “读如”、“读为”、“读曰”,即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比拟所注字的读音,使人由彼字的读音推知此字的读音。如许慎 《说文解字》:“芨,读若急。” 这其实也是一种直音法。“读若法”有时也用以说明文字通假,解释字义,如 《礼记·儒行》 “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信” 在这里是假借字,应读成“伸”,音义皆同,即 “竟伸其字”。又如颜师古 《汉书·谷永传》“湛湎荒淫” 注: “湛读曰沉。”“湛湎” 即 “沉湎”。“读若法” 简单易行,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经常只能得其相似,其准确的读音可口授而难以笔传。
直音法

直音法Zhiyinfa

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用一个汉字给另一个同音字注音。如,“搪”音唐,“𢱮”音蜜。直音产生于汉末。这种直音法比读若法 (雁, 读若)准确,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无同音字者不宜使用。

☚ 汉语拼音   注音字母 ☛
000056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