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相对福利经济学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相对福利经济学派

相对福利经济学派

本世纪60年代从新福利经济学派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他们认为“福利”与“快乐”应相提并论; 强调福利的相对性。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埃兹拉·米香和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相对福利学说最早出现于美国经济学家阿布拉摩维茨的著作中。60年代以后,米香等人在讨论福利的含义时,一方面把福利与快乐相提并论,认为两者是同义词,把福利说成是“人们所体验的感受”; 另一方面,又根据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定”,把快乐看作是相对的,是通过比较而得出的。这样,就否定了以往福利经济学分析中所暗含的一个假定 (其他人的福利不会对某个人发生影响),从而显示出相对福利经济学的特色。相对福利经济学说的具体内容包括: (1) 福利增长与个人收入的增长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如果某人的收入同周围人的收入按同一比例增长,那么,他并不会感到福利有所增加; 如果某人的收入虽有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不如其周围的人的收入增长幅度那样大,那么,他不但不会感到幸福,反而会感到苦恼。由此可见,传统理论中的“福利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命题不能成立。(2) 福利的比较问题没有什么意义。人们对福利的评价标准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因此,用人均国民收入的数字,或不同时期的人均国民收入数字变化来判断福利状况是没有意义的。(3) 反对用“收入均等化”措施来增加低收入者的福利。认为个人对福利的评价是从自已在社会收入结构中所处的相对地位出发的,他总是把自己的生活状况同别人相比,因此,除非全体居民生活水平绝对平均,否则总会有人感到不满足。(4) 否认有关“丰裕社会”、“美好社会”前景的说法,认为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个人的欲望也会增加,经济增长过程本身产生着不断增大的欲望,而这又使得经济增长永远进行下去。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福利程度评价标准,因此,不必为未来的福利目标和福利政策去操心。

☚ 新福利经济学派   凯恩斯主义 ☛
000098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6 4: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