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兑换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兑换券 简称“联银券”。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华北傀儡政权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的纸币。1938年3月开始发行,与日元和伪满“中银券”等价,流通于北平、天津、青岛、济南等日伪占领区。联银券刚开始发行时,面额分1元、5元、10元三种,后随著日本侵华战争的持续和搜刮物资的扩大,发行额不断增加,大面额票币不断出现。到1944年底百元大钞已不顶用,1945年3月增发500元大钞,随后又增发1000元以及5000元的大钞。至1945年10月国民政府接管“联银”时,已发行1424亿元,为1938年3月发行额的7000倍。1945年11月21日,国民政府公布联银券收兑办法,限令于1946年1月1日至4月30日,以联银券5元折合法币1元的比价收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