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知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知命zhī mìng(字)黄叔达,宋代人。 知命知曉天命。《漢書》賈誼《鵩鳥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馮衍《顯志賦》:“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貴玄。” 知命宋词典故·知命 【出典】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 【释义】 知命指认识天命。孔子说他五十岁而认识到天命。后遂用“知命”代称五十岁。 【例句】 莫叹无闻不足,官政从今艾服,知命自由天。(无名氏《水调歌头·寿平交五十》3782)这里的“知命”指寿主正逢五十大寿。 知命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为政》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孟子·万章上》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尽心》 乐天知命故不忧。 《易·系辞传》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庄子·德充符》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 《庄子·大宗师》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圣人之勇也。 《庄子·秋水》 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可奈何。 《庄子·达生》 达大命者随。 《庄子·列御寇》 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教行与止,民治与乱,皆有命焉。 汉·王充《论衡·治期》 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知者归之于天。 汉·王充《论衡·命禄》 知不可奈何者命也而安之,则无哀无乐,何易施之有哉?故冥然以所遇为命,而不施心于其间,泯然与至当为一,而无休戚于其中。 晋·郭象《庄子注·人间世》 命非己制,故无所用其心也。夫安于命者,无往而非逍遥矣。故虽匡、陈、羑里,无异于紫极闲堂也。 晋·郭象《庄子注·秋水》 “乐天知命”,通上下之言也。圣人乐天,则不须言知命。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者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是矣。命者所以辅义,一循于义,则何庸断之以命哉?若夫圣人之知天命。 宋·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 【评】知命,即是让人安于命运,顺从自然。知命则可以不为成败祸福所扰,但也让人失去了向上进取的意志。 知命代称五十岁。章炳麟 《贺黄侃五十寿联》: “韦编三绝今知命,黄卷初裁好著书。” 知命zhīmìng❶ 〈动〉了解天命,知晓命运:乐天知命。 知命“命”,指天命,本义为认识天命。《周易·系辞上》:“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后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文选》 晋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进一阶。” 知命(1次) 了解天命。~不忧《服》 知命 知命又称知命之年。五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 ☚ 强仕 知非 ☛ 五十岁【同义】总目录 知非知命五十岁 知命❶ 了解天命或命运。《周易·系辞上》:“乐天~,故不忧。”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安贫,达人~。” 知命 知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称五十岁为“知命”。龚蕚《答丁星使》:“弟潦倒风尘,年逾~,往时意气,消磨殆尽。” ☚ 不惑 知非 ☛ 认识2 认识2认(认得;认的;认着) 识(识却;省识) 知 另见:知道 了解2 掌握2 理解 熟悉 ︱不认识 ☚ 认识2 各种认识 ☛ 了解的方面 了解的方面从道理上了解:理解 ☚ 理解 了解程度 ☛ 三十岁以上年龄 三十岁以上年龄三十岁:立(立年;而立;始立;既立;而立之数;而立年华;而立之年;当立之年) 三十 ☚ 十五以上的年龄 六十岁以上年龄 ☛ 知命zhi ming❶know the will of heave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