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地茶 矮地茶汉族民间故事。流传在湖南省洞庭湖一带。故事写狮子山下,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看到这一带流行眼病,很多人失明了,就决心进山寻找能治百病的夜明珠,他们吃尽了千辛万苦,感动了山神,取回了夜明珠,治好了乡亲们的眼病。正当老婆婆准备送回夜明珠的时候,本村财主带着打手来抢夜明珠,老婆婆机智地与其周旋,最后与财主同归于尽。乡亲们找到善良的老婆婆,并将她安葬。不久发现站在地上的老公公和露出地面的棺材都化成了石头。在周围生满了能治眼病的翠绿的小草,人们叫它“矮地茶”。 ☚ 稚榜嫁虎 傻女婿波岩养的故事 ☛ 矮地茶药名。见《湖南药物志》。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矮地茶japanese ardisia又叫平地木、不出林,紫金牛等,系紫金牛科植物矮地茶的根、根皮或全株。本品内含矮茶素及黄酮甙等。有祛痰、平喘、镇咳及抑菌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本品30~60g水煎后分3次服,1日1剂,连服20~30日。 矮地茶ǎidìchá中药名。见《湖南药物志》, 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矮地茶 矮地茶矮地茶,又名平地木、叶底红、老不大。始载于《本草图经》,原名紫金牛。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japonica (Hornsted) Blume的全草。全年可采收,一般以秋季采收为宜,采后洗净,晒干。 匍匐茎带有纤细的须根。茎呈圆柱形,长10~25cm,直径2~4mm。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具细纵皱纹,并可见叶痕和节,质脆易折断。叶对生或在枝端轮生,叶片长椭圆形,略革质,长3~8cm,宽1.5~4cm,棕黄色,边缘具尖锯齿,可见腺点,网状叶脉明显,背面中脉有毛。有时可见花梗或紫黑色球形小果。气微,味微辛、涩。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 本品味苦、辛,性平。功能祛痰止咳,清利湿热,活血散瘀。主治慢性咳嗽、肺炎、肺结核、肝炎及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等证。本品是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药物,经过广泛的临床验证,证明其止咳祛痰的疗效比较迅速而稳定,但平喘作用不甚显著。用于肺热燥咳,配合胡颓子、猪胆汁疗效较佳; 对于小儿肺炎,配大青叶、枇杷叶、白茅根、银花等,亦有良效。据《本草纲目拾遗》引述宫传秘方,用本品之叶与猪心肺同煨,饮汤食肺,治疗久嗽吐血成痨。现代治疗肺结核病亦常用本品与十大功劳、天冬、百部或菝葜、白马骨等配伍,对浸润型肺结核或病程短者疗效较优;咯血、盗汗症状较重,则宜佐以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糯稻根等以增强止血、止汗效果。根据矮地茶清利湿热的效能,现代临床常用以治疗急、慢性肝炎,随证选用茵陈蒿、铃茵陈、虎杖、穿心莲等进行配伍; 治疗肾炎水肿,则与泽泻、茯苓、白茅根等配伍; 治疗尿路感染,常配车前草、萹蓄、连钱草。此外,矮地茶的根及根皮,除与茎叶同功外,还兼有活血,散瘀、通络、止血的作用,对经闭、痛经、肺痈、目赤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疼痛以及消化道溃疡出血等,皆可选用。煎服15~30g。 实验研究: 全草含挥发油0.1~0.2%。又分离出镇咳有效成分岩白菜素和抗结核有效成分紫金牛酚Ⅰ及Ⅱ。还含恩贝素、紫金牛醌、槲皮素、檞皮甙、杨梅树皮甙、冬青萜醇等。岩白菜素对动物有镇咳作用,其强度约为可待因的1/4~1/7,作用部位可能在中脑,口服后吸收快,排泄快,故显效也快,维持时间短。所含黄酮甙能增加动物的气管分泌而有祛痰作用。所含挥发油及恩贝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紫金牛醌有驱绦虫作用。 ☚ 梨 百两金 ☛ 00002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