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计检查法
示波计检查法是测定肢体主干动脉搏动性血流情况的检查方法。示波计种类较多,但结构近似。主要由两个敏感的无液气压器,分别与缚在两侧肢体同一平面的气囊袖袋三个部分组成。气球通过压力计将空气的压力。由于动脉搏动影响肢体体积,使缚在肢体上气囊袋内空气的体积亦随之改变,并传导致敏感的气压器内,使和气压器相连的两个漏斗型描笔也随动脉搏动而摆动,从而把肢体主干动脉的搏动波幅记录在移动的纸上。检查时病人应平卧,缚在两侧肢体上的气囊袖袋松紧要相同。在上肢可将气囊袖袋缚在腕上、肘下或上臂,在下肢可缚在踝上、膝下或大腿等处,依次进行检查。先将空气打入气囊袖袋内,到超过收缩期压力水平,然后分段降压,每次降压1.33~2.67kPa分别描记出脉搏曲线。在检查缺血严重而疼痛剧烈的肢体时,可先注射止痛剂,否则会因肢体血流减少而使痛苦加剧,影响检查结果。
示波计检查法是通过描记肢体动脉血流的波型变化来了解主干动脉的循环状况和判定动脉阻塞的平面,并取得一种永久性的客观记录。可作为定期复查的对比材料,以确定阻塞性病变的进展情况。对于急性肢体动脉栓塞部位的诊断亦有价值。示波曲线的形态变化,除了和肢体主干动脉的大小及其血流通畅程度有关外,心脏搏出量、动脉壁的弹性、软组织的多少和硬度及末梢血管的阻力等因素对波型形态亦有影响,在分析波形时应加以考虑。此外,在复查比较时亦应使用同一部示波计,以避免由于仪器灵敏度的不同而使结果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