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定势shehui dingshi
个人或团体对某种社会现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的心理倾向性。它是一种先于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G. E. 缪勒和F. 舒曼在1889年提出,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本世纪50年代前后,前苏联以乌兹纳捷为代表的格鲁吉亚心理学家们对定势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60年代以来,随着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定势这个概念被广泛地用于社会心理学,特别是在个性社会化的研究中更占有突出位置。他们认为, 社会定势是一种预示人的未来行为的特殊心理状态,是角色行为模式中的重要成分。它可帮助个体掌握角色的行为规范, 并在交往过程中预见同伴面对社会情境即将发生的行为, 从而促进个体交往过程与社会知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