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卫左、右厢禁军步兵编制。隶侍卫亲军步军司。为上四军之一,侍卫步军司主力。
职源与沿革五代后晋为奉国军,后周改为虎捷。北宋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十九日改为神卫(《宋史·兵志》1《侍卫司·步军》、《长编》卷18庚辰)。
职掌守卫京师、备召征戍,并分管京师新城右厢及步军司马军(《玉海》卷139《宋朝四厢军》)。
编制❶分左、右厢,每厢四军,其中第四军,专门安置年高退下禁军卒。又有第九、十军(列为下军,元丰二年罢),神卫水军(熙宁三年罢),剩员以年高者补入,分为四等:拣中神卫、带甲剩员、看仓草场剩员、看船剩员,宋初总四十六指挥,仁宗朝后为三十一,南宋时增为四十六指挥(《长编》卷99癸巳,《宋史·兵志》1、2)。 ❷官额:龙、神卫左右厢都指挥使,神卫左厢都指挥使,神卫右厢都指挥使。厢之下为军,军置都指挥使一员,都虞候副之;每军五指挥,每指挥设指挥使、副指挥使;指挥之下为都,每都置都头、副都头及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宋会要·职官》32之5)。
简称与旧名❶神卫。《长编》卷45丙子:“其时神卫军戍成都者两指挥。”《玉海》卷139《宋朝四厢军》:“步军司有神卫左、右厢。” ❷虎捷。《长编》卷8丁巳:“虎捷左厢都指挥使李进卿为步军都虞候、领保顺节度。” ❸奉国军。《宋史·兵志》1《侍卫司·步军》:“神卫 晋曰奉国军,周改虎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