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部司员外郎官阶名、职事官名。
职源祠部员外郎之名,始于隋文帝开皇六年(《隋书 ·百官志》下)。宋沿置。
职掌❶宋前期无职事,为文臣迁转官阶;元丰改制,其本官阶易为朝奉郎。 ❷元丰新制,为礼部职事官,归本司为副司长,佐郎中领祠部司事,如郎中阙,员外郎主本司事。并提领度牒所(《宋会要·职官》13之16、《元丰官志·六部官额》)。
简称❶祠部员外郎。全称应为尚书省礼部祠部司员外郎,但通常官场文书中罕用,多省称祠部员外郎、尚书祠部员外郎。《曾巩集》卷18《思政堂记》:“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宋史· 吕端传》:“改祠部员外郎、知开封县。” ❷员外郎。尚书六部二十四司员外郎通称。《分纪》卷10《祠部员外郎》:“国朝《官品令》:诸司员外郎正七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