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后妃预政
防止后妃擅权专政而颁布的禁令。由父家长制发展而来的中国专制君主制度轻视妇女,排斥女人参与政治。《尚书·牧誓》云: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萧索)”。太后、后妃作为帝王的母亲与妻妾,当帝王幼小、懦弱或昏庸时,或临朝称制,或干预朝政,有损于君主独裁和一姓家天下的权威,是专制君主不能容忍的。魏文帝曹丕鉴于汉代后妃干政的教训,黄初三年 (222)诏曰: “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武帝刘裕临终前亦诏曰: “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明、清都明确颁布禁后妃预政的禁令,但清朝仍出现慈禧太后的擅权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