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亦称“私钞”。中国旧时在混乱币制下各地商人私自印发的纸币。这种私票未合法律规范,未经政府批准,由各地商会、金融机构或店铺发行,仅能在当地有限范围、一定区域内流通。面额一般不大,形制有横竖两种,竖式的年代较远,横式的年代较近。纸质不一,印刷技术良莠相杂。北洋政府时期,各省多想通过发行省银行纸币来消灭私票,但未能根绝;私票的消灭,大体上是在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之后。
亦称“私钞”。东北称“私帖”。原指民间发行的银票、钱票。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不行官钞行私钞,名目何人饷史家?”近代银行制度建立后,私票则指没有取得发行权的机构发行的纸币。发行单位有商会、钱庄和工商行号等。初多发行于内地乡镇,后遍行各省。因发行过滥,充斥市场,经常酿成挤兑风潮。实行法币政策前后,各地私票还相当普遍。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