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葵
【概况】: 异名 锈草(《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单花红丝线的全草。红丝线属全世界约180种;中国9种,分布于长江以南,西藏有3种。 其中药用的有2种。 原植物 单花红丝线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Wall.)Bitter(Solanum lysimachioides Wall.) 形态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茎纤弱,疏生白柔毛,直立或基部匍匐,节上生不定根和小枝。单叶互生,上部常假双生,一大一小或近等大,纸质,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3cm,近全缘,具缘毛,两表疏生白柔毛,叶基楔形下延成窄翅;叶柄长5~12m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1cm;花萼钟形,钻形条状,萼齿10枚,具柔毛;花冠白色至淡黄色,星状,檐部深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5枚,著生于花冠筒喉部;子房近球形,花柱纤细,长于雄蕊。浆果球形。 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726页.图540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路旁、林下。分布于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印度、尼泊尔也产。。【生药】: 采集 8~9月采收全草,晒干。 【药性】: 性味 辛,温。 有小毒。 功效 杀虫,去毒。 主治 锈耳疮,鼻疮,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痈肿疮毒:佛葵3~6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