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货币政策”
台湾80年代初实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台湾货币供给额由存款货币净额和通货净额构成。1949年以来,台湾的存款货币净额和通货净额均持续增加,而前者快于后者,因而两者各占货币供给额的比重逐渐发生变化,存款货币净额由50年代44.2%升至70年代63.1%,通货净额则由55.8%降至36.9%。货币供给额自1937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增长27.4%。长时期货币供给额的大幅度增加,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1950年至1958年平均增长率为36.3%,1977年增长率为29.1%,1978年934.1%。为了降低货币供给额的增长率,台湾当局于80年代初期实行“稳定的货币政府”,将货币供给额增长率控制在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