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甲蟲 > 竹蠹蟲 竹蠹蟲 zhúdùchóng 省稱“竹蠹”、“竹蟲”。指寄生於竹上的一種昆蟲的幼蟲。狀如小蠶,老而作蛹,羽化爲硬翅之蛾。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竹蠹蟲》:“[集解]時珍曰:‘竹蠹生諸竹中,狀如小蠶,老則羽化爲硬翅之蛾。’[發明]時珍曰:‘竹蠹蟲,古方未見用者,惟袖珍方治小兒蠟梨用之。按《淮南萬畢術》云:“竹蟲飲人,自言其誠。”高誘注云:“以竹蟲三枚,竹黄十枚,和匀。每用一大豆許,燒入酒中,令人飲之,勿至大醉。叩問其事,必得其誠也。”此法傳自古典,未試其果驗否,姑載之。’” 竹蠹虫zhú dù chóng《本草纲目》虫部第41卷竹蠹虫(3)。药名。即生于竹中的蛀虫。 【功用主治】治小儿蜡梨头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