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三中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三中学

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庚子义和团运动,天津邑绅高凌雯、王世芸、王春瀛等谋求办学救国,倡议将稽古书院改设学堂,临名普通中学堂。1903年交政府当局管理,改名天津府官立中学堂,1905年改名天津府中学堂。1913年改名直隶省立天津中学堂。1916年改名直隶省立第一中学校。1933年再改名河北省立天津中学校。1940年改名市立第一中学。1945年复名河北省立天津中学校。1949年后,改今名。原校址在西北角铃铛阁大街(今铃铛阁中学址)。俗有“铃铛阁”“官立中”之称。1960年迁现址,红桥区向东道西侧,坐西面东,占地3.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混合结构四层教学楼和实验楼2幢。有教职工194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中级教师60人,初级教师73人。在校学生1253人。隶属红桥区教育局。系市重点高中校。第三中学设25个教学班,实验楼内除设理、化、生物实验室外,还设有电教演播、计算机、语音、英文打字、制图室等。此外还有400米跑道及观赛看台的运动场。1982年获联合国资助,项目为CPR/81/041。革命家于方舟、安幸生,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戏剧家洪深、医药专家朱宪彝、黄树则、水电专家李鹗鼎,语言学家张志公都曾就读于此。1986年校园内仿建铃铛阁1座,立有于方舟、安幸生半身塑像及马千里纪念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23: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