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管子三分损益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管子三分损益法 管子三分损益法中国古代音乐生律的方法。因其记载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而据信发明者为春秋间齐相国管仲,故又称“管子法”。该生律法所谓“三分损益”,是将某一发音体(弦或竹管)平均分成三段,去掉三分之一,留下三分之二,称“三分损一”,可产生上方纯五度音;再把三分之二分成三段,再加上相等的三分之一,即成三分之四,称“三分益一”,可产生下方纯四度音(即上方纯五度的转位)。管子法的生律顺序是先从“三分益一”即先求得下方四度音开始,继而上下互生,依次求得征、羽、宫、商、角五音。管子“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音律计算理论,春秋末期便应用于音乐实践。该生律法与西洋古希腊的定律法则——毕达哥拉斯的“五度相生法”不谋而合,同为不平均律。 ☚ 管子 舞台艺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