簞dān竹製或葦製的盛器,常用以盛飯。見下。 簞“箪”的繁体字。 上一条: 箪 下一条: 瘅 箪簞{}五6855名瓢。⑴古方言。《方言》第五:「,陈楚宋魏之间或谓之~。」晋郭璞注:「,瓠勺也。」⑵湘语。湖南长沙。   簞笥也。《儀禮·士冠禮》: “櫛實於簞。”鄭玄注: “簞,笥也。” 《禮記·曲禮上》: “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 鄭玄注: “簞笥,盛飯食者。圜曰簞,方曰笥。” 陸德明《經典釋文》: “簞,音單,簞笥,竹器也。” 《論語·雍也》: “一簞食。” 鄭玄注: “簞,笥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雍也》: “一簞食,一瓢飲。”鄭玄注: “簞,笥也。” (《鄭氏佚書》) ❷葦笥。《儀禮·士喪禮》: “櫛於簞。” 鄭玄注: “簞,葦笥。”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炊食部 > 飯器 > 簞 簞 dān 竹編圓形飯器,有蓋,用以盛食物。先秦時使用普遍。《左傳·宣公二年》:“宣子……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禮記·曲禮上》:“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客。”鄭玄注:“簞笥,盛飯食者,圓曰簞,方曰笥。”又注:“簞笥,竹器也。”《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說文·竹部》:“簞,笥也。漢律令:簞,叙也。傳曰:簞食壺漿。” 簞danBA84 “箪”的繁体。 簞dānD026 “箪”的繁体。 〖簞〗 粵 daan1〔丹〕普 dān 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孟軻《孟子.告子上》:「一〜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簞 ☚ 笥 箸 ☛ 00001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