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簡帖兒”。信札、文書。《朱子語類輯略》卷八:“介甫與吕吉甫好時,常簡帖往來。”金·董解元《西厢記諸宫調》卷五:“張生聲絲氣噎,問紅娘曰:‘鶯鶯知我病否? 你來後,又有甚詩詞簡帖? ’紅娘道:‘又來簡帖? 你又來也!’”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把巫山錯認做望夫石,將小簡帖聯做斷腸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我是相國的小姐,誰敢將這簡帖來戲弄我。”又第三本第四折:“笑你個風魔的翰林,無處問佳音,則向簡帖兒上計禀。”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張千,將這簡帖兒與那小姐去。”《喻世明言》卷三十五:“打開看裹面一對落索環兒,一雙短金釵,一箇簡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