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与法制教育
使人们形成纪律与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习惯的教育。纪律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的阶级、集团、团体等为了维护整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秩序、规则、章程、条文。它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共同遵守。它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纪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建立在个人、集体、社会利益基本一致的基础上,主要依靠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的忠诚而自觉执行的纪律。法制通常理解为法律和制度。它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三个方面。法律是由国家机关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法制是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所建立的法律和制度,是包括立法、司法、守法三方面的统一体。它体现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学校纪律与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❶让学生懂得纪律与法制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形成纪律与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❷使学生懂得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抵制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思潮的影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❸教育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和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❹让学生了解宪法、刑法、婚姻法等与自己工作和生活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的基本知识和内容,懂得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和原则,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懂得必须维护宪法的尊严,做到在知法的基础上守法。
❺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包括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
❻培养学生奉公守法、不畏强暴、依法办事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敢于同违反纪律与法制的现象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