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诚
修辞:本指提倡文教,后指修饰文辞。 诚:真实。 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而难收也。”章炳麟《与邓实书》:“(张)皋文、(曾)涤生,尚有谖(xuān)言,虑非修辞立诚之道。”(谖:欺诈。 ) 原作【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 ”朱自清《论标语口号》:“古人说‘修辞立其诚’,标语口号要发生领导群众的作用……有一丝一毫的不诚都是遮掩不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