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逻辑
指中世纪的由大量繁杂的以经院哲学为基础的逻辑著作组成的逻辑。从11世纪到12世纪末为其早期。代表人物彼得·阿伯拉尔(Peter A-belard)1079—1142。他撰写了四部逻辑著作: 《小引》、《逻辑进展》、《我们的预期理由逻辑》、《论辩术》。约从1150—13世纪末为其成熟期。由于阿拉伯人、拜占廷人传播古希腊逻辑,亚里士多德的全部逻辑著作为西欧人所知,一些经院逻辑学家开始研究新问题,主要成就体现在西班牙的彼得(Peter ofSpain)的《逻辑纲要》著作中。约从13世纪末到文艺复兴开始为其后期,这一时期对某些逻辑问题的讨论更加精细,代表人物是威廉·奥卡姆(William ofOckham卒于1349)。他认为逻辑属于“实践”的科学,是所有技艺中真正精确的工具。经院逻辑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为工具来注释和阐明教义,并以此规定人们生活的准则,因此在逻辑研究中带有经院习气。但在词项特性、悖论、推论等方面对逻辑学作了一定的贡献,其中个别逻辑学家甚至涉及到符号逻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