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结意有余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结意有余法 结意有余法在作品的结尾不将旨意说尽,留有余意在言辞之外的一种收束方法。明·归有光:“人于结末处多忽略,谓文之用工,不在于尾,殊不知一篇命脉归束在此,须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清庙》三叹而有余音,方为妙手。如欧阳修《纵囚论》可以为式。”宋·欧阳修《纵囚论》的结尾是:“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运用此法收束文章,言少意深,辞尽而意未尽,耐人咀嚼,启人深思,可以增强文章的内蕴和感染力。 ☚ 结末垂戒法 侧笔 ☛ 结意有余法 结意有余法明人归有光《文章指南》说:“人于结末处多忽略,谓文之用工,不在尾,殊不知一篇命脉归束在此,须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清庙三叹而有余音,方为妙手。如欧阳修《纵囚论》可以为式。”此法须结尾有弦外之音,能发人深思,所谓“文有压卷之笔”,意趣深微,妙在文字之外。所举宋代欧阳修《纵囚论》结尾,因见地高远,在层层以人情物理辩驳纵囚之后结出本意,则警策有力,耐人寻味,尤其是将“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留在章尾,更意味无穷。又明代查继佐《徐光启传》写爱国科学家徐光启在明末东疆危急时主练兵、屯田、垦荒、设翻译历书局等事迹,文尾由徐教训子孙不要什么都推托到明天,写到“且曰:‘吾儿可幸,吾孙其不免矣(难免当亡国奴)。’其审以天道也夫!”作结,在明末清初之际其弦外音是发人深省的。 ☚ 结处点睛法 宾主相形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