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绘宗十二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绘宗十二忌

绘宗十二忌

元饶自然《山水家法》论山水画所忌,略曰:“一曰,布置迫塞;二曰,远近不分;三曰,山无气脉;四曰,水无源流;五曰,境无夷险;六曰,路无出入;七曰,石止一面;八曰,树少四枝;九曰,人物伛偻;十曰,楼阁错杂;十一曰,滃淡失宜;十二点染无法”。

☚ 三病   品格 ☛
绘宗十二忌

绘宗十二忌

山水画论著。元饶自然撰。饶自然(1312—1365),字太白(一云太虚),自号玉笥山人。以诗画名世,山水画深得马远笔法。据称,饶自然于至元庚辰(1340)年选唐王维及元高德符等二十人,以其笔意、染法作为法式,撰成《山水家法》,惜书已佚,仅存《绘宗十二忌》一节。
《绘宗十二忌》是作者据宋代山水画理论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并逐一予以说明,其中少数涉及气韵、笔墨,多数是指出经营位置之弊。“十二忌”即:布置迫塞、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止一面、树少四枝、人物伛偻、楼阁错杂、滃淡失宜、点染无法。所说实撮山水画法之要。
《绘宗十二忌》对山水画的弊病有深入了解,故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口诀式之“忌”,并明示正途,虽宋人山水画理论极为丰富,但似如此有条理地提炼出十二则绘事要诀,尚未多见。这也标志着山水画发展至元代,伴随着创作成就的提高,理论总结也有所提高。第一忌“布置迫塞”,从作画者角度提出从远处审视,然后以淡墨笔约具取定之式,在此“小落笔”基础上再肆意挥洒,并释之为“宋元君盘礴睥睨之法,意在笔先之谓”,这种意在笔先,胸有全局的布置法,较之一味狂逸放任或规行矩步,显然更为可取。第二忌“远近不分”对透视法与用墨浓淡的关系论之极当。第三忌“山无气脉”所说为“气脉连接,形势映带”的“全景大义”,亦得画山的主次布置之要。第四忌“水无源流”讥“画一摺山,便画一派泉,如架上悬巾”。第五忌“境无夷险”。第六忌“路无出入”,分言画出活水诸法,布境不一而“每遇一图,必立一意”,和以径路分明表现山水贯出远近的“不尽之境”,均属大局性的经营位置,简明扼要,深得画理。第七忌的“石止一面”和第八忌的“树少四枝”,是分从石、树言立体感的表现,所言亦当。第九忌“人物伛偻”虽言山水为主,但人物也自有“家数”,“描画者眉目分明,点凿者笔力苍古。必皆衣冠轩昂,意态闲雅”,颇具针对性。第十忌“楼阁错杂”,指出不应轻视“末科”的“界划”,要将楼阁画得向背分明、角连拱接,合乎规矩绳墨,表明作者对法度之重。第十一忌“滃淡失宜”分言不同气象条件下景物的笔墨表现。第十二忌“点染无法”从设色与金碧言色彩点染家数,所言详明。总的看来,饶自然的审美观和创作思想与院体画的重法度、求精谨为近,与“元四家”中如倪瓒的讲逸气、以用笔草草为高不同,代表了元代画坛的另一个创作流派,虽非主流,亦不能忽视。其所论所见并未得到明清文人画家的重视,但后来的院体、浙派都重法度,可见此派理论亦不可废。《山水家法》已不可见,从仅存于《庚子销夏记》卷二商琦《山水卷》的孙承泽跋语看,其所引《山水家法》之文,对画家“师古人”颇为重视,亦可窥饶自然创作思想之一斑。
收入《佩文斋书画谱》、《画法要录》等,又有《画论丛刊》等本。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列饶自然《山水家法》一卷之名,然全书无存。新刊本有《中国画论丛书》本,与黄公望《写山水诀》合刊,其中《绘宗十二忌》为邓以蛰标点注释,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 画鉴   图绘宝鉴 ☛
绘宗十二忌

绘宗十二忌Huizong shierji

古代画论术语。元代饶自然《山水家法》论山水画所忌,略曰:“一曰:布置迫塞,二曰:远近不分,三曰:山无气脉,四曰:水无源流,五曰:境无夷险,六曰:路无出入,七曰:石止一面,八曰:树少四枝,九曰:人物伛偻,十曰:楼阁错杂,十一曰:滃淡失宜,十二曰:点染无法。”

☚ 七忌   画品 ☛
000117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5: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