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水女子桥
位于汨罗市古仑乡黄道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半圆拱连拱石桥。始建年代不详。民间传说一女因夫病,携子求乞至此,适逢水涨不能渡,即乞讨募捐,建成此桥,故名。因石料有余,又在下游加建一桥名曰余石桥 (已无存)。明万历三十七年 (1609) 重修。桥长33.65米,面宽5.15米,高8米。三孔等跨,东西横越罗水支流蓝向河。桥面近平无栏杆,高于两端路面。河中两墩为分水尖金刚墙式,墩长7.8米,宽2.3米。两边墩及河底均利用自然岩石稍加敲凿。其不同于明代官式石桥,基础扎实坚固,石料加工粗放,拱券致密耐用,造型古朴大方,显示了古代工匠精巧的桥梁构造技术,是湖南古代石券桥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