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哆嗦 |
释义 | 义因为心理或生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动。 色中性。 近颤动|颤抖|发抖|战抖。 扩哆嗦半天|一阵哆嗦|不断哆嗦|直哆嗦|打哆嗦。 造他~了一下,咬紧牙关,忍住了疼痛。|又冷又饿的孩子躲在墙角冻得直打~。|天太冷,我的牙齿也打起~来了。 动 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例句】他气得浑身直~。 【同义】见“发抖”。 【近义词】战抖、惊怖、吓飒、觳觫、打颤、颤抖、颤栗、战栗、寒战、震动、颤动、发抖、恐惧 【反义词】端正 由于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动。多用于口语。可重叠为AABB式。 a.作带宾、带补谓语。 听着窗外的枪声,刘大娘~着身子,动也不敢动|他~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看着眼前又老又脏的兄弟,母亲禁不住~了一下|一阵冷风吹来,小女孩浑身上下直~|她衣服湿透了,浑身~着,脸色也十分难看。 b.常带修饰语作补语。 他冷得直~|进了屋,他仍然冻得不住地~|她的嘴唇激动得~起来。 c.作定语,要带“的”。 她扑过去,紧紧地抱住了他那~着的身体|他慢慢地伸出了一双~着的手,好像要去抓什么东西似的|那哆哆嗦嗦的声音虽然不高,却把周围一切的声音全压了下去。 d.常重叠起来作状语,要带“地”。 老妈妈仰起头,拉着我的手哆哆嗦嗦地说着话|听到点她的名字,她只得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 e.作“打”“发”等动词的宾语。 他老是心神不定的搓手,打~|听到别人这么说,他不由得发出一阵~|一阵冷风吹来,他冻得直打~。 【构】 单纯词。 【辨】 哆嗦和颤抖、战栗:都是动词,都可以表示身体或某些别的事物抖动。 区别: ❶适用对象不完全相同。三个词都能用于表示全身抖动,但“哆嗦”和“颤抖”还可以用于表示身体某一部分抖动;“战栗”一般不用于表示身体某一部分抖动。“颤抖”和“战栗”可以用于表示电光、空气等具体事物抖动,如“一道电光,在墨一般黑的天空中颤抖了两下”,“突然传来一阵猛烈的机枪声,空气战栗着”;“哆嗦”一般不这样用。 ❷语体色彩有些不同。“哆嗦”多用于口头语;“颤抖”和“战栗”多用于书面语。 ❸造句能力不完全相同。“哆嗦”“颤抖”可以带施事宾语;“战栗”不能。 ❹语法特点有不同。“哆嗦”可重叠为AABB式;“颤抖”可重叠为AABB式或ABB式;“战栗”一般不重叠。 【误】 雷声隆隆,闪电的白光不时地在乌黑的天空中哆嗦。(指具体事物电光的抖动,宜用“颤抖”,不用“哆嗦”) 【近】 发抖 颤抖 战抖 打战 战栗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101873条汉语词条,其功能类似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各类汉语词典,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