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地盤”、“鍼盤”。測定方向之儀器,由圓盤與指南針構成。清·汪汲《事物原會》引明·馮應京《月令廣義·地理》:“羅經,立方向以測星辰天度,以針定子午爲準。……寸縷之金,必指子午。”明·葉子奇《草木子·雜制》:“元朝立簡儀,爲圓室一間,平置地盤二十四位於其下,屋背中間開一圓竅以漏日光,可以不出户而知天運矣。”明·張鼎思《琅琊代醉編·指南車》:“惟術家鍼盤用以浮鍼,視其所指以定南北。近年吳、越、閩、廣屢遭倭變,倭舡尾率用旱鍼盤,以辨海道,中國得其制,始多旱鍼盤。但其鍼用磁石煮制,氣過則不靈,不若水鍼盤之細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