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羊躑躅 > 羊躑躅花 羊躑躅花 yángzhīzhūhuā 亦稱“玉支”、“羊不吃草”,省稱“躑躅花”。即羊躑躅。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草木類·羊躑躅花》:“治賊風,惡毒,諸邪氣。”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羊躑躅》:“一名玉支。”唐·陳藏器《本草拾遺·草部·羊不吃草》;“主一切風血。煮之,亦浸酒。”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羊躑躅》:“南方治蠱毒下血,有躑躅花散甚勝。” 羊踯躅花yáng zhí zhú huā《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羊踯躅(1)。药名。 【基原】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Khododendron molle(bl)G.Don的花序。参见“羊踯躅”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