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女外阴鳞状细胞癌
老年妇女外阴鳞状细胞癌是外阴原发肿瘤中最常见者,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第四位。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外阴癌患者已绝经。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原位癌的发现率有所增加,受治者中细胞分化良好者占60%。五年生存率在60%以上,早期病人五年生存率可达75%。本病病因不明,但与外阴白斑有一定关系,外阴白斑中约有5%发生癌变,而25~38%患者在外阴癌发病前有外阴白斑。某些因素如长期的局部刺激,卫生习惯不良或上皮结构不良均为鳞癌发生的诱因,糖尿病、肥胖患者好发。外阴鳞状细胞癌患者可有肿块、溃疡、白斑、出血、瘙痒五项征象中的二至三项。老年病人因有较长时期的外阴搔痒及炎症,对局部病变常失去警惕性,或由于患者拒绝妇科检查及滥敷外用药,以致延迟诊断。外阴癌常同时存在感染和溃疡,致使细胞学检查有一定困难,活检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本病可发生于外阴任何部位,但多发生在大小阴唇。原位癌45%呈多发病灶。浸润癌通过对周围组织的直接浸入或经外阴部丰富的淋巴管播散。阴蒂、尿道前庭及阴唇上部的淋巴引流可直接进入腹股沟深部组织而达盆腔淋巴结。
对鳞状细胞原位癌的治疗,施行单纯外阴切除术即可,但对浸润癌则应作根治性外阴切除及双侧腹股沟浅和深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取腹股沟深淋巴结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如为阳性,再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老年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和手术后切口常有愈合不良等均应慎重考虑。由于此手术不需做深部暴露,故除近期有心肌梗塞、肺栓塞等并存病外,一般老年人均能耐受。亦可仅作广泛外阴切除术,两周后对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区作体外放射治疗。近年对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或术后需作补充治疗者采用争光霉素或5-氟脲嘧啶局部或全身治疗。争光霉素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肺纤维变,故不宜用于肺功能欠佳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