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功用
耳是听觉器官,主闻五音,同时对人体的平衡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五音,即“角、征、宫、商、羽”五音,是古人对不同音调声音的形象概括。耳之所以能闻五音,主要是通过肾的功能作用,因为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普济方·卷53》说:“夫耳属足少阴之经,肾家之寄窍于耳也,肾通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圣济总录·卷114》也说:“肾气通于耳,心寄窍于耳,气窍相通,若窗牖然,声音之来,虽远必闻,若心肾气虚,精神失守,气不宣通,内外窒塞,斯有聋聩之疾。”实际上,人是一个统一整体,除了肾脏之外,其他脏腑和经脉对耳的听觉功能也均有影响,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耳的平衡功能,古代医籍未有明确记载,但对于人体平衡感觉障碍而出现的症状——眩晕,却早有研究。《灵枢·海论》说: “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脑为髓海,属肾所主,肾主耳,髓海通于耳,能泌渗精气以荣耳窍,因此,可以说,眩晕的发生与耳窍的失于荣养有关。古人已注意到眩晕症状,每与耳鸣、耳聋并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普济方·卷53》更明确指出,耳部病变可以出现眩晕的症状,“厥气搏入于耳,是为厥聋,必有时见眩晕之证。”由此可见,耳与眩晕有一定的关系,从而得出耳在人体平衡功能上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