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结核mesenteric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多见于儿童。可为原发,亦可继发于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因此,急性者常因明显的右下腹痛而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慢性者常有消瘦、贫血、低烧等。腹部膨隆并有轻度压痛。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当出现肠梗阻或淋巴结化脓破溃等并发症时,应手术治疗。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由于全身性结核菌血行播散感染或来源于肠道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菌感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可继发于肠结核,少数病例由口通过肠系膜,侵入系膜淋巴系统,但在肠壁上没有可见的原发病灶,即所谓原发性肠系膜结核性淋巴结炎。两种发病率仅次于常见的肺门支气管区的和颈部淋巴结结核。以回肠下段和升结肠系膜的淋巴结患病率较高。受累的淋巴结常互相粘连成肿块,并可继续形成干酪坏死,液化为冷脓肿,或逐渐纤维化疤瘢性愈合,有钙化倾向。由于粘连或压迫肠管亦可出现肠梗阻症状,冷脓肿破溃后可导致结核性腹膜炎。 患病以儿童及青少年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化,呈亚急或慢性,轻重不一。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腹痛,位于脐周。后常有低热、倦乏厌食,身体日渐消瘦,贫血,间有腹泻。红细胞沉降率增高,腹部体检或小儿直肠指检有时可触及不规则形包块,较固定,有轻度压痛。X线平片可发现腹部有钙化点。胸片不一定有活动性肺结核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阳性,与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鉴别诊断有时困难,如同时有肠道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则支持本病的诊断。病理确诊靠手术探查和组织活检。一般采用抗结核药物为主的整体治疗方法,包括新鲜空气、阳光和营养,按需休息,抗结核药以异烟肼为首选,兼用链霉素。用药常须持续一年以上。预后一般良好。除并发急腹症外,一般不必手术。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慢性纤维性脂膜炎 ☛ 00003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