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肺循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肺循环←→体循环fèi xún huán ← → tǐ xún huán

肺循环:心脏与肺脏之间的血液循环。
体循环:心脏与全身之间的血液循环。
【例】 肺循环的外周阻力小,肺动脉血压只及体循环血压的1/6。(山东医学院《人体机能学》编写组:《人体机能学》)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

又称小循环。陆生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血液自右心室出发经肺的各类血管(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回到左心房的途径。功能是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时和肺泡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CO2可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气;而肺泡气中的O2则通过相反途径进入血液,经气体交换使暗红的静脉血转变为鲜红的动脉血(见“血液循环”)。

肺循环

肺循环feixunhuan

又称小循环。体循环返回心脏的血液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其分支达肺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再入左心室。肺动脉短粗,约平第4胸椎处,分为左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较短,达左肺门分为上下两支入左肺上下叶;右肺动脉较长,达右肺门分3支进入右肺上、中、下叶。肺静脉无瓣,左右各二,分别称为左、右肺上静脉和肺下静脉。注入左心房上后部。

☚ 体循环   冠脉循环 ☛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

又叫小循环,系循环中的一部分。血液从右心室排出后,经肺动脉及其各分支,到达肺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再经肺静脉系(小静脉、中静脉、左右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肺循环主要是进行气体交换,带回心脏的血液内含有较多的氧。是机体进行有氧代谢的主要来源。肺部疾病、肺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等可影响肺循环,发生障碍后多出现肺郁血与肺水肿。

肺循环

即“小循环”。参见“血液循环”。


肺循环

即“小循环”。参见“血液循环”。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

由右心室、肺动脉系统、毛细血管床和肺静脉系统组成。具有血管壁薄、容量大、低压及阻力小等特点。除气体交换外,肺循环还具有多种非呼吸功能。另外,体循环的支气管循环也分布在肺内供给营养和带走代谢产物。

肺循环

肺循环

肺的血液供应来自体循环的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前者供营养呼吸性小支气管以上的呼吸道,后者供肺泡进行气体交换,两者在末梢血管部分吻合。20~25%的支气管静脉血经体循环回流入右心房,而75~80%则经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后一部分未经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而混入肺循环的静脉血约占左心输出量的1~2%。
肺血流量(即右心输出量)约5~6L/min或3.0~3.5L/min·m2(体表面积)。因为肺循环是低压系统,肺血管壁较薄,因而肺血流和分布受重力影响较大。平卧时肺各部分血流量的分布大致相等,但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肺尖部基本上无血流通过;肺底部在整个心动周期都有血流通过,每单位肺组织血流量从肺尖到肺底是逐段增加的。但肺的最底层肺血流又趋于减少,这是由于肺底部组织间液的压力也因重力影响而增加,使肺小血管口径相对缩小所致。
正常人仰卧位时,肺动脉收缩压为21.5±5.1mmHg,舒张压为9.5±3.0mmHg,平均压14.8±3.5mmHg。一般左心房压可以反映肺静脉压,直接测定的人体左心房压平均值约4~5mmHg,但个体差异较大。在实际运用上常把心导管插入肺动脉,使导管口嵌顿在肺动脉终末枝处,所测得的压力称为肺动脉楔压,正常人的平均值为7~15mmHg,其数值与左心房平均压大致相接近,可间接反映左心房压与肺静脉压的变化。肺毛细血管压亦甚低,约7mmHg左右。尽管肺毛细血管压远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约25mmHg),但小分子血浆蛋白能透过肺毛细血管,因而管外胶体渗透压较高,故正常情况下肺泡内仍有组织液形成。但由于肺内淋巴回流较快,故一般不会形成肺水肿。
肺循环的血量约为总血量的9%,两肺平均含有血液约450ml,其中肺毛细血管含血70ml,其余的血液大致均等分配于肺动脉与肺静脉中。人体由平卧改为坐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而使肺内血液的容量相应减少,据估计出入肺循环的总量变化大致可达到200ml左右,故肺血管床可看作体循环的一个贮血库。
呼吸运动对循环有一定影响。吸气时,肺扩张、胸内负压增加,回流入右心的体循环静脉血增加,肺血流量也相应增加;呼气时相反。此外,吸气时由于肺扩张,肺毛细血管伸长,肺血容量也轻度增加,于是回流入左心房的血流量减少,左心室的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呼气时则相反,这是形成动脉血压呼吸波的原因之一。
肺血管受肾上腺素能交感缩血管神经及胆碱能迷走舒血管神经的支配。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可反射地引起肺血管舒张,而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则可引起肺血管收缩。但鉴于肺动脉基础压较低,血压的反射性变化也较小,故正常情况下肺循环的神经调节究竟有多大的生理意义尚难肯定。在体液性因素中,组织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Ⅱ等均能引起肺血管收缩,乙酰胆碱、异丙基肾上腺素则引起肺血管舒张。血氧含量对肺循环也有重要影响。血氧减少时肺血管收缩,而血氧增加时则血管舒张;在切断神经的肺或离体的肺,缺氧仍可引起肺血管收缩,故低氧的作用可能主要是局部性的。

☚ 脑循环   内脏循环 ☛
肺循环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

又称“小循环”。肺循环由肺动脉、肺静脉及其分支构成。从体循环返回心脏的静脉血,经右房进入右室。当右心室收缩时,血液经总肺动脉,在肺门分成左右分支并各随其相应的支气管再分支到终末细支气管,成为毛细血管床,分布于肺泡壁,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从毛细血管网收集氧合血液后,在肺小叶间隔中再汇合,形成总肺静脉,最后进入左心房。

☚ 右冠状动脉   肺静脉 ☛
000111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19: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