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热症
本病系因血、希拉热邪降落于肾脏而引起的一种热性肾病。病因由于三根平衡失调,导致消化三能功能(调火赫依、消化希拉、腐熟巴达干)减弱,希拉热炽盛并骚乱血液与之混合后侵及肾脏,遂生此病。凡剧烈劳动,勉力负重,从高处或马上跌落而致腰肾震伤,或过食奶食及甘味之品而引发热邪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本病在临床上可分肾热及肾伏热两种。
肾热 发病之初,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恶心,犹如伤风感冒症状;继而腰肾部疼痛,当饮酒、坐着或行走时腰肾部疼痛加剧,尿道口灼痛,骨胳及肌肉间刺痛,颜面及眼睑、足背等处浮肿。病势加重则影响心脏,出现心跳,呼吸急促等赫依性心病证象,脉呈热象,尿中带血,舌短缩而两缘发黑。治宜以清热益肾为原则。药物宜投三红汤、刀豆七味汤或菥蓂子十三味散引用姜黄四味散送服;对浮肿可投蒺藜三味汤; 疼痛剧烈时可给十七味肾热宝凤丸; 待热势消退后,宜佐以五根油剂内服,以补益肾脏。
肾伏热> 出现腰肾部疼痛,身体衰弱,手掌足心发热,颜面及双目、胫部足背等处浮肿,妇女则足部浮肿尤甚。病情加重则可转变为水臌,甚至引起尿毒而危及生命。因尿中带血而赤红。治宜首先揭除巴达干掩盖,次清热邪为原则。药物基本与肾热症相同,开始可服石榴五味散,次投三红汤、刀豆七味汤、刀豆十味汤、牛黄十二味散。
应忌锐、热性之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