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覆杯,目封塞。由风热外侵或肝经实火传脾土所致。《证治准绳·杂病》:“目赤痛,脾胀如杯覆也。”并谓:“肝邪实而传脾土,土受木克……其珠必疼尤重,而脾亦急硬;若暴风客热作肿者,必热泪多而珠疼稍缓。然风热自外客感易退,治亦易愈;若木火内自攻击,则病亦退迟,重则疼滞闭塞,血灌睛中而变证不侧矣。”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可选用洗肝散或龙胆饮加减。瘀滞重者,古人尚用开导法。
肿胀如杯
胞睑红肿高胀如覆杯的病症,称为“肿胀如杯”。见于《证治准绳》。早在《诸病源候论》的“目封塞候”中已有论述。又称“胞肿如桃” (《银海精微》),“覆杯” (《目经大成》)。
因恣食辛热炙煿,脾肺积热,邪客胞睑腠理,瘀阻脉络而焮赤胀起;或因肝经实火传脾,火胜而风必旺,风火壅于胞睑,致胞睑封合难开。《证治准绳·七窍门》云: “谓目赤痛睥胀如杯覆也,是邪在木火有余,盖木剋土,火生士,今肝邪实而传睥土。”
初患之时,胞睑红肿,珠痛稍缓,目涩泪热,白睛红赤,渐则胞睑赤肿,胀起如覆杯,不能翻转,疼痛拒按,灼热喜凉,重者痛连头脑,瘀血贯睛。
本病应与胞虚如毬,睑硬睛疼相区别。胞虚如毬者,胞睑虚肿浮起,皮色如常;睑硬睛疼者,胞睑紧硬,目珠必痛。
证属脾肺积热,风热外感者,可见胞睑赤肿高起,白睛红赤,沙涩疼痛,热泪频流,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治宜除风清热。方用羌活除风汤(《银海精微》)去麻黄。
证属木火内攻,热壅血滞者,可见胞睑如杯覆,疼痛拒按,瘀血贯睛,头痛连眶,口渴便结,舌红苔黄。治宜清肝泄热。方用凉膈散(《医宗金鉴》)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没药、桃仁、穿山甲。
外治法同睑硬睛疼。